2025年“文物青年说”重庆市大学生文物创意创作大赛决赛于11月14日在重庆工程学院举办。本次大赛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、共青团重庆市委员会、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、重庆市学生联合会联合主办,重庆工程学院和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承办,旨在通过青春创意激活巴渝文物,推动文物资源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。大赛自启动以来,共收到48所高校提交的851件作品,其中3D文物修复、元宇宙展陈等前沿技术占比达37%,彰显出“Z世代”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独特思考。经过初赛选拔,219支参赛队伍进入决赛。

在决赛中,我院教师刘飞与大数据&物联网学院教师邓余铃凭借深厚的专业积累、灵动的创新思维与过硬的创作实力脱颖而出,在AI数字创意赛道教师组斩获二等奖。据悉,我校也是唯一一所民办高职院校进入到教师组决赛。

本次大赛作品内容充分体现了重庆城市精神与巴渝文化的深度融合。在短视频赛道,参赛作品多聚焦重庆本土文物,通过微叙事展现文物与当代生活的联系;动画赛道作品融合巴渝文化元素,运用多样动画形式赋予文物新的生命;AI数字创意赛道则展现了技术赋能文物创新的最新成果,参赛者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出文物智能解说、虚拟修复等创新应用。

刘飞与邓余铃两位教师的亮眼成绩,不仅是学校在“文化+技术”融合领域教学成果的生动展现,更打破了人们对民办高职院校在文化创新领域发展的固有认知。作为唯一跻身教师组决赛的民办高职院校,这份荣誉既是对我院教师专业能力的高度认可,更是激励全院师生深耕文化传承创新的强大动力。未来,我院将以此次赛事为重要契机,进一步搭建“技术赋能文化”的实践平台,鼓励更多师生将专业所长与巴渝文化传承相结合,用创新思维和前沿技术让文物“活起来”“火起来”,为推动巴渝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贡献更多高职力量。(通讯员:谭瑾研)